图片
2025年7月8日 多云转阴
终于踏上了期盼已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!从温州启程,搭乘九元航空AQ1725航班,飞抵海拉尔机场。天空飘起了细雨,将草原的天幕洗得湛蓝。带着青草与泥土清新气息的微风迎面拂来,竟透着一丝凉意——原来七月的呼伦贝尔,盛夏中依然藏着春天的柔情。
草原之城的第一印象
走出机场,司机小魏帮我们把行李搬到停车场中央。抬头望去,候机楼的白色蒙古包群穹顶,宛如N个蒙古包紧密相连;骏马腾空飞跃的《马踏飞燕》雕塑,令人联想到蒙古铁骑的英勇,瞬间将人带入游牧文化的氛围之中。
图片
图片
驶入机场大道,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:双向六车道的公路如一条哈达铺展在绿野间,隔离带中的格桑花随风摇曳,仿佛草原少女挥舞的彩袖。最吸引人的还是沿途的露天博物馆:牧民迁徙的勒勒车载着全家的家当缓缓前行,捧哈达的妇女、赶车的男子、满载货物的牛车,每一幕都是游牧文明的鲜活史诗;而驯鹿与鄂温克人相伴的图腾,又为这幅画卷增添了神秘的气息……车轮每向前转动一米,历史的长卷便多展开一分。
桥上的自然与人文
图片
经过伊敏桥时,苍狼与白鹿的雕塑对峙桥头:一侧是低头觅食的小驯鹿与警觉的母鹿,另一侧是弓背疾驰和仰天长啸的狼群,造型栩栩如生,展现了草原“弱肉强食”的残酷现实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。不远处,以成吉思汗胞弟哈萨尔为名的哈萨尔大桥马头琴桥塔直指苍穹,60根斜拉索如琴弦般闪烁,恍惚间似乎有长调随风传来。小魏说,这座桥是蒙古族文化的现代象征,我不禁点头——钢筋水泥中,分明流淌着马背民族的灵魂。
舌尖上的草原之夜
图片
晚餐在“蒙高勒记忆餐厅”享用蒙古族美食。热情的服务员双手献上天蓝色的哈达,端上一杯咸香四溢的奶茶,让人顿时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。得知我们是外地游客后,服务员详细介绍了店里的菜品名称、制作原料、特点以及吃法。我们点了肚包肉(羊肚包裹羊腿肉)、手扒肉(羊排骨)、黄膘牛排(肥肉呈黄色)、烤羊腿、羊肉肠、布里亚特包子等菜肴,坐下来细细品尝。餐厅的专业演员演奏马头琴、演唱蒙古民歌、表演蒙古舞蹈,气氛热烈。我们一边用餐,一边欣赏悠扬的马头琴声和优美的蒙古歌舞,倍感惬意。
古街的时光印记
图片
饭后到海拉尔古街漫步,霓虹灯下,俄式建筑的洋葱顶泛着蜜糖般的光泽,蒙古特产吸引着国内外游客,地摊上全副武装的战士(玩具)摆出匍匐前进的姿态。最有趣的是那根由九枚古钱币堆叠而成的景观柱,铜绿斑驳的“康熙通宝”“乾隆通宝”层层相叠,仿佛能听见丝绸之路上驼铃叮当作响。
回旅社的路上,小魏提醒道,海拉尔的太阳晚上八点才落山,凌晨三点多就升起,回到旅馆一定要拉好窗帘,以免阳光直射影响休息。梦中,我仿佛已策马奔腾,驰向那片绿浪翻滚的远方……
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,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【企鹅号】、【360图书馆】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。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a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