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丹不受欢迎,实在有其原因。
在《五十公里桃花坞5》节目中,朱丹虽然每次都在,但她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如仅出现一次的朱珠。节目中的“坏蛋联盟”——由徐志胜、许昕和董思成组成,他们将从汪峰那里“坑”来的项链送给了朱珠,并当面认她为“大姐大”。当他们集体向朱珠鞠躬时,朱丹的表情显得非常意味深长。
也许,朱丹一直渴望的正是这样的地位和场面,却始终未能如愿。更让她心塞的,或许是即使朱珠并非节目中的常驻嘉宾,她的魅力和人气却远超朱丹,甚至与她一同出演的宁静——一开始口碑远不如朱丹的选手,也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性获得了节目观众的认可。
展开剩余80%宁静能够和汪峰这样的年长者轻松相处,亦能与个性鲜明的仁科融洽互动,而朱丹最想亲近的李雪琴,则显然更倾向于和宁静建立深厚的友谊。这一切的对比,无疑让朱丹感到失落,但她能接受的事实是,这一切都源自于她自己的问题。
更糟糕的是,朱丹与他人交往时,似乎总是缺乏真实的情感投入。她的心态往往显得冷漠而疏离。接下来的种种表现,尤为典型。
第八期节目安排了一个行为艺术环节,嘉宾们被要求站在笼子里,讲述自己感到困扰的事情。徐志胜分享了自己的痛苦与往事,语气有些沉重。然而,朱丹却轻描淡写地表示:“没想到今天志胜咋那么感性。”这番话似乎流露出她对徐志胜的真实困境缺乏共情。因为稍微了解徐志胜的人都会知道,他并非那种始终阳光开朗的人,他的笑声与玩笑,往往只是表面上的防御机制,是他在与人相处中用来掩盖内心伤痛的方式。
然而,朱丹却只看到了他外在的表现,并未洞察到他内心的脆弱。汪峰则在车上说道:“我昨天教他歌的时候,就已经大概对他有这个了解了。”宁静也指出:“所有嘻嘻哈哈的人都不是真的要嘻嘻哈哈。”在场的其他人都能敏锐地捕捉到徐志胜内心的复杂情感,而朱丹则依旧停留在表面,没有真正了解他。
甚至在之后,朱丹对宁静的感性表达也显得不以为然。当宁静流泪时,朱丹疑惑道:“静姐第一个就开始哭了,我当时想,嗯?”显然,朱丹并未理解宁静所感受到的情感共鸣。她对宁静的情感流露表达了怀疑,表明她缺乏对他人情感的共情能力。她这样缺乏情感共鸣的表现,也许正是她做主持人时的主要缺陷。
宁静随后轻描淡写地回应:“我没有哭,流泪而已。”而朱丹则轻蔑地笑道:“哦哦哦,就流泪了。”随后她转而谈起董思成的表现,表示他讲的内容让她非常心疼。然而,这一切显得有些虚伪,朱丹似乎更关心自己与董思成的互动,而忽视了其他嘉宾的真实情感表达。宁静的反应却截然不同,她直言:“我更多的不是心疼,因为我觉得我没有位置心疼你。”这一句真诚的表达,才是她对董思成的关心,而非仅仅表面的心疼。
朱丹的表现不仅仅表现在缺乏情感投入,还显得有些过于功利。她在节目中的种种言行,常常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。例如,在行为艺术环节中,她提到自己多年前因叫错名字而感到困扰,这件事困住了她五年,而她如何挣脱困扰得到“重生”。然而,到了晚上泡脚时,朱丹又话锋一转,开始为自己作出心灵鸡汤式的总结,称:“只有你经历过低谷,才会更加珍惜每一个上扬。”这些话表面看似有深度,但实际上缺乏真正的自省和内在的成长。
从节目的整体表现来看,朱丹无论在情感的理解还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上,都显得非常表面化。她不仅缺乏共情,也显得过于做作。在母亲节当天,朱丹自封为“妈妈”身份,要求其他嘉宾给予她“奖励”,却又在不久后反悔,称自己并不愿意承担母亲的角色。她的态度前后矛盾,让人难以捉摸,暴露出她在人际交往中的虚伪和矛盾。
甚至当欧阳娣娣在节目中称她为“妈妈”时,朱丹立刻不高兴,表示自己并不喜欢被叫做“妈妈”。这种反应,显得尤为做作,难以令人理解。反观宁静的回应,虽然更为简洁,但却充满了真诚和情感的投入。
总的来说,朱丹的人缘不好,并非偶然。她的虚伪与做作,使得她在节目中并未赢得他人的真心。正如宁静所言,做艺人可以不完全真实,但不能做作。朱丹的做作与虚伪正是她在人际交往中最大的障碍,而她的心里,似乎始终只有自己,很难看到他人的真实情感与需求。也许,这正是她为何在节目中频频处于“被孤立”的状态。
发布于:福建省a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